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瑜伽飲食法

练习瑜伽,树概念为您的设计 — 图库矢量图片 #6404168

我們每天從事各種活動:吃飯、讀書、工作、說話、行走、睡覺等等,在生活上瑜伽教導我們如何更鎮靜、更有效地做每件事而得到最佳的效果。使我們身體健康、心靈強健而穩定,精神純淨而寧靜,所以瑜伽是一種應用於日常生活行動中的生命科學。

對我們身心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我們吃的食物。所以瑜伽修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小心控制我們的飲食;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瑜伽的食物分類,也認識了瑜伽對食物的選擇就是多吃第一類的悅性食物,少吃第二類的變性食物,而完全不吃第三類的惰性食物。而本文將介紹的「瑜伽飲食法」與選擇悅性食物,是同等的重要。瑜伽行者審慎睿智地選擇對身、心、靈都有益的食物,並以正確的方式來飲食,因此,即使最普通的「吃」的行動,都能幫助他們在靈修的道路上迅速進展,實踐了「為生存而食,不為食而生存」的簡單而純淨的瑜伽飲食觀。

有了正確的飲食法,才能讓食物發揮更有效的功能,祝福大家身心健康愉悅。以下幾點提供參考:

1.  在平靜及愉快的心情下進食
如果你是在很匆忙或是疲倦、不愉快的心情下進食,妳的食物就不會被適當的消化,而其中的營養也會消失。
2.  不要吃過量
(1)    胃部塞太多食物,會使整個消化系統緊張,器官無法好好消化。
(2)    頭冷、腳熱、七分飽
3.  不要吃太多種食物
每餐不超過4 item;強迫消化系統消化太多種不同的食物,也會使消化系統緊張且衰弱。
4.  充分地咀嚼你的食物
一個人的消化工作是從嘴巴開始,口中的唾液必須與食物完全混合在一起,因為唾液是高度鹼性,與你所吃的食物混合後,可中和其中的酸性,而減少過多的酸對身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5.  以正確的姿勢坐著吃
對消化有幫助。傳統的飲食姿勢「Bhojanasana(雙腿交叉而坐),對消化最好
6.  儘量在飯後休息,不要馬上工作並保持右鼻孔通暢可幫助消化
7.  避免兩餐之間進食
大約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才能使食物離開胃,而使消化液再存積下來,準備消化下一餐。如果整天一直有食物進入,消化液就無法儲存足夠也就不能適當地消化食物
8.  不要在太晚或快就寢時進餐,吃完飯至少1.5小時後,再上床睡覺
9.  多吸收新鮮空氣及作運動,可增加氧氣幫助消化。
10.    食用有知性的人所煮的食物
盡量食用純潔又充滿愛心的人所煮的食物,換言之,當你為別人煮食物時,也要使自己的思想保持愉快而純潔。
11.    飯前半浴
因為在吃飯時及飯後,會產生大量的熱,所以在飯前應先將身體冷卻下來,鬆弛身心、幫助消化。
12.    每天早上作「起床伸展身印Utksepa Mudra」可防止便秘
13.    每天喝大量的水(但每次只喝大約125c.c.)
每天飲水量:正常體重的成年人約為40公斤至80公斤,一天喝水量以1500CC3000CC為正常範圍
14.    不要吃太熱或太冷的食物
太熱的食物會干擾到第二個脈輪,引起性慾而擾亂心智,太冷會讓腸道收縮而使得消化困難,還會影響及第五個脈輪,有時喝太冷的飲料也會引起氣喘或其他過敏症。


詳細內容請參閱:「瑜伽科學觀-食物斷食與健康」 阿南達瑪迦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