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斷食的方法






  

  
ㄧ、 斷食的種類
1.   無水斷食:最激烈但排毒效果最強的。
特別要注意的是:
A. 初學者不適此法。
B. 一些與新陳代謝及循環有關的疾病患者是不能做無水斷食的。
(像:痔瘡、膽結石、腎結石、風濕、結核病、高或低血壓、中重度糖尿病、腎臟病、痛風、心臟病等等。)
2.   有水斷食:只喝開水,最普遍的。
3.   半斷食:水果或流質食物〈稀飯、牛奶、豆漿、果汁〉。
建議:初學者,可漸進式的採取這個方法,較容易成功。

斷食的時段
1.   斷食時機:
陰曆每月的十一和二十六,也就是滿月的前四天,這一天稱之為斷食日。我們都清楚滿月或新月時,月球對地球上的水會造成很大的潮汐,而人體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同樣的情形,在我們體內也會造成潮汐,使得身體內的水分上升,進而擾亂了腦部的功能及情緒,最普遍的現象是焦慮不安、易怒、情緒亢進及行為怪異。所以在滿月與新月的前三天斷食,主要是在它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身心之前,就控制它。

2.   斷食時間長度:
斷食時間從斷食日前一天晚上晚飯後即可開始,持續斷食日整天,而在下一天日出之後復食結束,大約為36小時的斷食;在斷食期間要有充份的運動,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深呼吸。如此可刺激血液循環和加速廢物的排除,同時深呼吸可給你更多的活方。   



三、如何斷食〈漸進式〉

斷食必須慢慢來 ,不能突然一下子就做最難的。因為習慣進食的我們,在用餐時間突然不能吃東西,心裡對食物的依賴和渴望,在明確的知道不能吃東西但又飢腸轆轆的情況下,慾望會顯得更加強烈,徒增失敗的機率,也會因為突然控制不住猛吃,不但達不到斷食的預期效果,反而傷害了身體,這樣就失去了斷食的意義,以下提供人人都可輕易完成的漸進式斷食法
step1:初學斷食之前,要先使三餐不過量,約7.8分飽即可
step2(陰曆)每月的十一和二十六,晚餐不吃或全日採取半斷食。也就是斷食36小時的期間,只吃水果或流質食物〈稀飯、牛奶、豆漿、果汁、蔬菜湯等擇其一二〉;建議初學者在能夠每月兩次規律的作半斷食約兩三個月後,再考慮進行「有水斷食」會比較容易成功。
step3全日有水斷食,實際上是36小時,也就是假設明天〈11日〉為斷食日,今天晚餐以後就不進食〈建議10當天的晚餐要少食〉,一直到12日的早餐才復食。
step4: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熟練且規律的「有水斷食」之後,方可嘗試全日「無水斷食」,因為無水斷食是清除體內毒素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而且不喝水的斷食,可以減少細胞中水的含量,而使腦不多餘的水分流到體內的細胞中,如此因腦部多水而引起的紛擾情緒,就很自然的消失了。

、斷食期間應注意事項
1.    不要因為斷食而停止工作,要正常生活
2.    斷食期間要充份運動、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加速排毒
3.    照常做瑜伽鍛鍊:靜坐、瑜伽體位法….
4.    生理期,原則上可做斷食,但如果覺得身體很虛弱時,可採漸進的方式斷食,例如:平常是有水斷食,在生理期間斷食,可喝些熱蔬菜湯。
5.    除孕婦、產後授乳之婦、成長中的小孩及特殊疾病外,均可做斷食
6.    如果當天不方便斷食,可選擇斷食日的前後一天斷食。

、斷食的感覺及現象
在剛開始斷食的時候,因為身體充滿了開始要出來和等待被排泄出去的毒素,因此最初可能會引起身體軟弱的各種狀況,這是斷食功效在發生作用的現象,不需要太擔心。你可能會埋怨或擔心你的衰弱,是由於缺少食物而引起的,於是開始吃東西讓自己感覺強壯一點,但你必須忍耐得住吃的誘惑,否則你會使斷食而產生的良好影響都失效了。但如果因為沒有進食血糖太低,以致於身體非常的不舒服(通常是斷食日當天的晚上)則可以喝些稀釋的蜂蜜水或牛奶水(蜂蜜或牛奶與水的比重:水為主,所以蜂蜜或牛奶只有微量)來補充體力,隔天早上復食會比較舒適些。以下是斷食期間可能會有的各種狀況,提供大家參考:
1.       四肢無力、酸、痛、脹、麻、癢
2.       舌苔特別多或黃
3.       怕冷或身體覺得熱熱的
4.       眼屎多、尿液顏色較黃或口臭,女性分泌物多一點
5.       許多心裡深層的世界包括好和不好的思想情緒,都可能會投射出來。
經過幾次斷食後,你的身體將更純淨,往後在斷食期間就不會再有以上的各種感覺。你可能一點也不會覺到飢餓。由於你沒吃糖或澱粉,胰臟得以休息,而減少飢餓的痛苦。你將感覺從未有的強壯和舒服,並發現你的思想工作能力不但沒有減低,反而大大增加。

、復食法
斷食之後如何進食和斷食本身一樣的重要。斷食之後我們己經使身體整個系統得以休息和淨化,如果我們又塞了一大堆粗膩、不好消化的食物到胃裡,又使胃脹大負荷過重,這樣一來,就會破壞了斷食的好處,尤有甚者可能會破壞腸胃系統的功能。
v   復食時要達的目標:
Ÿ  排出身體毒素
Ÿ  排出宿便
Ÿ  恢復身體機能,尤其是腸胃機能
v   復食的步驟:
1.    在斷食之後的第二天早上日出之後復食,剛起床時先做起床伸展身印,幫助腸胃蠕動。
2.    300-1000cc的檸檬水1/4 -1個檸檬,視個人體質及檸檬的大小而異﹞。將檸檬汁擠到開水中,加一點鹽;胃寒的人可加微量的薑汁或蜂蜜;冬天可加溫水。檸檬是非常鹼性而且是最好的身體洗淨劑之一,檸檬可以中和酸,沖淡斷食期間體內組織所清除出來的黏液,將它們溶解而使其容易排出體外。
3.    照正常做整套的Sa’dhana’ 靜坐、瑜伽體位法﹞,於Sa’dhana’之前可做全浴﹝可用溫水或冷水﹞。瑜伽體位法可選加強腸胃功能的體位,例如:風箱式、頭碰膝式、駱駝一、蝗蟲式、弓式、扭轉式。
4.    小口吞香焦半根或一根不要咀碎,把香蕉咬成小塊整個吞下去,可以很容易滑進喉嚨裡,未經咀嚼的香蕉像海綿,可將上消化道和腸胃裡的毒素吸收,再順利地排出體外。可能的話等待半小時,使香蕉有充分的時間吸收身體的毒素,然後再吃早點。(如果沒有時間,吃完香蕉後馬上就可以吃早餐。)
5.    早餐:斷食後的第一餐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優格、蔬菜湯﹞,這一餐的食物愈容易消化,則愈容易而有效的把腸裡的黏液和毒素排出。
6.    午餐蔬菜稀飯。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
7.    晚餐:恢復一般飲食。雖說恢復一般飲食,但就我個人的經驗,還是先不要吃高蛋白質、高脂肪類的食物(奶蛋類、肉類、豆類、堅果類及油炸食品),因為腸胃在逐漸復工的情況下,吃了這類的食物會有老牛拖滿載的車一般的吃力感。
v   復食後的現象:
復食後幾個小時之內會有1-3次緩瀉的現象,這是體內黏液毒素排出的正常現象,不用擔心。特別提醒上班族斷食期間早睡早起,才有充裕的時間做復時準備及因應緩瀉的情形。

、其他注意事項
1.    水果斷食可選擇的水果:屬於平溫性水果,例如:蘋果、葡萄、柳橙、鳳梨、釋迦、木瓜等。
2.    香蕉要選在黃色表皮上出現黑色斑點的香蕉,當我們小口吞下時會有如海棉般吸附消化道管壁毒素、黏液的效果,而且它增加白血球的能力要比表皮青綠的香蕉強8倍。所以香蕉最好在斷食前兩天就先準備好,以防當你要買香蕉時卻找不到黑色斑點的香蕉。
    
3.    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復食後的餐點切記要慎選食物。另外,也不要復食後馬上就大吃大喝,這樣容易造成腸胃的傷害,甚至急性腹痛,要努力克制對食物的欲求。
4.    長天期斷食的復食法與一天的斷食復食法不盡相同。如不宜喝大量的檸檬水及吞香蕉,勿自行嘗試,最好有專人輔導。

、再述斷食的重要與好處

在前一篇介紹斷食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出很多斷食對身體的益處,包括淨化身體(排毒)、恢復生理機能、減少物質慾望等,根據許多有規律做斷食的人分享的各種寶貴經驗,更加證實了斷食的好處,尤其是目前國內的食品安全令人擔憂,每個人無可避免的或多或少吃進了些許危害健康的非食用化學添加物,這些毒素唯有透過斷食是很難排出體外的,長期積存在體內嚴重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在此很懇切鼓勵大家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開始規律的做「瑜伽斷食法」吧!讓瑜伽真正進入妳()的生活,祝您平安喜樂!

                                                  Namaskar! Mitra devii 與您靈性交友

* 可連結至: 斷食的意義 ,加強對斷食的瞭解
 詳細內容請參閱:「瑜伽科學觀-食物斷食與健康」 阿南達瑪迦出版社
*  以上圖片為網路擷取的參考圖片,感謝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斷食的意義


斷食的歷史
斷食是最古老的自然療法之一。各種動物在生病時都會本能地斷食,唯有人類從自然迷失太遠了,當我們生病時,不但違背了胃口,不以斷食來淨化身體,反而填塞更多的食物,企圖想增加我們的能量,這無非是讓我們的身體雪上加霜。
古代的聖人賢哲也經常斷食,不僅為了健康,還為心智和性靈的提昇,偉大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時常斷食,因為他們知道斷食可刺激精神力量。聖經一再提及斷食的練習說:  斷食時,不要愁眉苦臉,但要清潔而愉快。 ”“ 這樣你目光將閃亮如晨曦,你的健康將更加速向前躍進。 ”。而佛陀也透過在菩提樹下斷食靜坐四十九天修成正覺,佛陀在涅盤時也說成正覺並無密法,要求得最終究的智慧得你自己精進才能證悟。
斷食的字義在梵文裏有兩個,一個是Anashana,另一個字是Upava’saAnashana的意思是不吃食物;Upava’sa的意思是更接近至上本體。也就是說斷食主要是藉由身體的潔淨、健康,能更進一步的開展我們的靈性層面。


何以要作斷食
我們的身體充滿毒素
1.    身體充滿毒素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平常吃了太多生酸的食物,如肉類、精製食物、白米、白麵包、甜點、油炸食物及飲食過量,使得身體偏酸性而引起疾病。
2.    吃進太多非自然的食物,還有環境污染所產生的各種毒素,這類的毒素除非段食,否則很難排除體外,而使體質更加酸化。例如:
雞鴨魚肉:常年施打抗生素、荷爾蒙                                 蔬菜水果:農藥
飲食過量:體內裝滿了未消化、發酵、腐敗的食物         喝水:漂白劑、氯
空氣污染:吸進太多汽車、工廠所排放出來的廢氣         海產:海域污染
加工食品:防腐劑、抗氧化劑、添色劑、乳化劑等         藥物:服用大量的藥物
3.    由於情緒不穩定,如恐懼、憤怒等,使得腺體不正常分泌荷爾蒙和酵素,造成更多的毒素。
                                                                                        
內在毒素引起疾病
醫生認為這些在身體內聚集的毒素,才是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外來的危險細菌,細菌和病原體只有在我們身體由於過多毒素而變得太弱時,才會影響我們。有一句話說:「我們所吃的食物,一半使我們賴以維生,另一半則使醫生得以維生」,可見得食物給我們能量,不對的食物同時也正在傷害我們的身體,不可不慎啊!

斷食的益處
1.        淨化身體:
斷食是一段時間不吃東西,此時身體仍繼續工作,它會消化體內累積過剩的廢物,然後將他們排泄出去來淨化身體,是一種體內大掃除
2.       回復生理機能:
斷食可使我們整個系統﹝心臟、胃、腸、肺臟、胰臟、肝臟等﹞得到一個休息並重得力量的機會,而得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3.        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體內的毒素、尿酸結晶減少了,生理機能回復正常,免疫力和抵抗力自然就增強了。

※當我們有規律的斷食一段時間之後﹝快則三個月慢則一年﹞就會有這方面的感覺

4.       減少物質欲望的誘惑和依賴
在斷食期間,你可以深刻感受到身體對於食物的依賴,其實很容易克服,大部份的人在斷食日當天,都是在斷食了約20小時後的傍晚才會有飢餓感,但也只是一下子身體就適應了,反倒是心理對食物的依戀是很多初學斷食的人,比較難以克服的問題。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規律的斷食後,不但能控制食物的誘惑,對其他物質的渴求也會一併減少。
5.       讓情緒得到更好的控制並加強意志力:
初期可能情緒會更混亂,那是因為荷爾蒙的初期調整階段,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這種現象就會減少了。
6.       增強大腦的反應力、判斷力和記憶力:
斷食使在大腦裡有毒的廢物被清掉,所以比較不受物質及情緒的干擾下,大腦更能發揮他的作用力
7.       使粗鈍的能量轉化為精細的能量及提昇生命的潛能:
斷食讓我們體認饑餓的痛苦,因此自然會激發我們悲天憫人的情懷,斷食讓我們體認水及食物的重要,自然我們就不再無謂的浪費了
8.       使我們更接近至上本體(Upava’sa)
斷食日由於不需進食,所以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來從事靈性舞蹈、靜坐等靈性活動,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沉浸在至上意識的理念中,若再配合八部功法的修練,我們的Kun’d’aliniih才能提昇,使我們的能量更精細,就會使我們感受到接近至上的喜悅


可連結至: 斷食的方法,實際瞭解斷食的做法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老年人胖好還是瘦好? 有肌肉最好



教學這幾年,不斷的苦口婆心告訴同學,肌肉對身體的強健很重要,大家要從現在起一輩子都保持伸展及肌力鍛鍊我們的骨骼肌,保持肌肉的彈性與力量。這兩天終於在Yahoo的即時新聞看到這篇文章,搜尋了一下還看到許多電子報也有報導,甚感欣慰!

我把其中【台灣醒報】這篇我個人認為比較好、比較完整的內容貼上,並用顏色標註重點讓大家更好閱讀,下一篇文章我會從生理學、解剖學及營養學的角度,為大家說明為何要鍛鍊肌肉,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台灣醒報 – 2015615 下午7:05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台北報導】

老人要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國家衛生研究院15日指出,老年人健康的關鍵在於有沒有肌肉!國衛院研究顯示,「肌肉量」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之一,肌肉量低的老人會增加1倍的死亡風險。專家建議,老年人要長期且規律地從事有氧運動,及受適當的肌力訓練,並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及五色蔬果。

【肌肉量少死亡率高】
國衛院針對民國8889年之間「國民營養與健康調查」所訪談的151265歲以上老人進行長達9年的追蹤,試圖探討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肌肉量與老人死亡風險的關係。「我們將老人的身體肌肉量區分為4個等份,結果肌肉量最低的這一組死亡率最高,為每年6.72%,」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莊紹源表示,「另外3組的死亡率則沒有明顯差異。」
「男性肌肉量只要低於11.4、女性低於8.6(公斤/平方公尺),死亡率就會增加1倍。」莊紹源指出,評估是否有足夠的肌肉量,是區辨老人死亡率高低的有效工具,「我們應該將肌肉量視為篩選高風險老人的重要指標,而不再強調降低或增加身體質量指數或體重。」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潘文涵也表示,過去身體質量指數經常用於評估肥胖與慢性病發生的風險,然而老年人身體質量指數與死亡風險的關係通常呈現U型或倒J型,使得對老人做體重控制的建議時,容易產生困擾。

【規律運動吃蔬果】
「肌肉的質量與能力會隨著年齡緩慢下降,特別是在50歲後,肌肉的退化會愈來愈明顯。」潘文涵建議,老年人一定要長期且規律的運動,「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要進行,可有效維持或增加身體的肌肉量。」
潘文涵也建議,老人要多吃能夠幫助蛋白質吸收的5色蔬果,「老人的慢性病時常造成體內發炎的狀況,導致蛋白質吸收不良,而蔬果中含有可抗氧化及抗發炎的營養素,可有效提升蛋白質的吸收狀況,對肌肉的維持及養成很有幫助」。